|
2017年“全国高血压日”活动主题提纲一、活动主题 知晓您的血压 二、主题宣传提纲 (一)高血压定义和概念。 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,血压≥140/90mmHg,诊断为高血压。提倡使用上臂式自动血压计进行有规律的家庭血压测量。家庭血压测量值判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,家庭血压读数≥135/85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。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,也是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。 (二)高血压的流行与危害。 目前,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5.2%,患者人数达2.7亿,每年与高血压有关的死亡人数达200万。高血压是心脏病、脑卒中、肾脏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,我国约70%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%心肌梗死死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。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国民总死亡人数的40%以上。 (三)定期测量血压。 1.正常成年人,建议至少每2年测量1次血压。 2.医疗单位为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。 3.高血压易患人群(如血压130-139/85-89mmHg、肥胖等),建议每半年测量1次血压。 4.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中开展自测血压,血压达标且稳定者,每周自测血压1次;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,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。 5.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自动电子血压计。 6.提倡远程血压测量和管理。 7.倡导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。 (四)高血压的预防。 1.坚持运动: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,如园艺劳动、家务劳动、走路、太极拳和游泳等。 2.限制食盐摄入: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。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≤6克。 3.多吃蔬菜和水果。 4.少吃快餐:尽量在家中就餐,可利于控制脂肪、盐和糖的摄入量。 5.限制饮酒:不饮酒或少量饮酒。 6.戒烟:吸烟有害健康,吸烟者应尽早戒烟。 (五)高血压的治疗。 1.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和规律地服用降压药;降压治疗要达标。 2.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: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/90mmHg以下;老年(≥65岁)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/90mmHg以下,如能耐受,可降至140/90mmHg以下;年轻人或一般糖尿病、脑血管病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、慢性肾脏病患者如能耐受应进一步降至130/80mmHg以下;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低至60mmHg者应谨慎降压。 3.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。不盲目相信小广告或伪科学宣传;不能用保健品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。 4.大多数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,控制血压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。 (六)高血压管理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,但其又是可防可控的,需要长期规范治疗,及随访管理。国家已经将高血压管理纳入卫生服务项目,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要主动积极地配合管理、参与管理。将血压控制在达标范围,减少心血管病事件。我参与,我受益!
|